二维码
土工格栅材料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土工格栅铺设重叠部分如何计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30 10:01:34    来源:土工格栅    作者:土工格栅    浏览次数:1348
导读

土工格栅铺设重叠部分如何计量或有相关格栅铺设重叠部分多少米的问题,这里介绍一种日常较为常见的方法—重叠部分多少米的统计方

土工格栅铺设重叠部分如何计量或有相关格栅铺设重叠部分多少米的问题,这里介绍一种日常较为常见的方法—重叠部分多少米的统计方法。以我见习期间在XXXX年7月至8月所在的实习单位—秦皇岛奥帆赛车场的载人尾斗式甲板土工格栅铺设过程中,见到的北方某地的土工格栅施工方法为例。甲板土工格栅铺设靠后施工几何尺寸为15m3/m21,土工格栅规格与数量清单编号1-1、2-1和3-1。其中1-1在其他都一样,数量以1件为上限1-2和2-1和3-1相比,项多了一项,上限5件,小了一倍。我还遇到其他材料不同情况,例如:太阳能充电桩土工格栅为5尺1块,云台土工格栅为10尺2块,长度较大的吊钩土工格栅为12尺4块等。


2,重叠数量计算规则2-1首先是投资估算,提取有效面积,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中的标准或指导价,与相应的人工、机械费相比,就可以得出总投资估算了。根据有效面积,土工格栅的重叠层数确定了第二步是工程量计算,即按照工程设计规范中的1.5倍计算。靠后因为预留的车位比较多,比如上图为14.5台吊钩,装满约为13米,可推算出你所在的土工格栅的有效面积约为7米×4米×10米=7*4*5*3=3这么说吧,你盖一栋较高的大楼,如果你没有很大的库房,是不会用到土工格栅铺设的,因为如果没有人工和机械进场,这一项是10%一平米的投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一项有效面积大约为5m3或者10m3了。这里还推荐给大家一个判断土工格栅主次的方法—在计算面积基础上,除了重叠数,还可以再计算得出几件顶,因为土工格栅的安装中,同一个顶角完全需要考虑到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可以合理把这一项加在总的面积里面。


3,编号和面积计算公式3-1确定土工格栅主要列表面积,从编号到第3件计算,计算方法是:3-2其次是计算任意部分面积,同样从编号到第3件计算,计算方法同3-1一样。3-3靠后也是较重要的,排除掉实际面积,如果工程实际面积大于编号,可以排除掉实际面积;如果小于编号,不排除加在总面积里面;如果基础完全包满,由于面积很小,无法计算。


4,注意事项这里主要提供了3种计算方法的思考,如果你不喜欢这些方法,以上方法只是提供思路,一切以实际施工程为准。重叠数量计算方法就更多了,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计算。大家看以上内容能给出3个知识点的思考。靠后我再做一下总结,对于土工格栅的编号,较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依据已经编号的实际面积,考虑顶的数量,从而得出总面积。


土工格栅铺设重叠部分如何计量。制定土工格栅铺设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不同施工特点对基层建筑物的保护,从而保证安稳与可靠、经济快速的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关于有相似施工艺的地区,建议分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还需要实施验证,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验证


1、现场测量标高:土工格栅铺设于基础上,基础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标高方位放线,标高比例多少、超伸程多少?基础上是否有垫层或地基处理措施?


2、设计控制点:是否布置固定点,是否有断面规划,是否规范采用现场钢丝绳作为施工脚手架相应位置的系缆,是否做定位的钢丝绳?


3、施工设备要求:是否满足对主要节点作出必要的控制,是否需要设置工程拆除点,定位点设置,是否存在自动化设备(如abc自动分区泵间设备,每层固定台数到施工时间半径内)


4、人员安稳要求:是否满足主要道路交通安稳要求,人员通行能否控制,道路用于施工是否存在罚款等预算,是否需要合理布置人员、吊钩及挂件等安稳与质量要求


5、施工现场管理:是否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稳等级能否达到施工现场安稳防护标准?工人是否具备特定的安稳教育和控制知识技能?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是否满足施工现场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工人安稳和质量的要求。


6、现场集中化管理水平:施工现场有无建立有效的建档人员,有无形式的统计人员或者登记人员。施工现场人员数量是否饱和?是否每层均有人力放线机、板材安稳员、防滑检查员、水泥管理员?再者是否设置档案室及档案室的使用情况是否满足施工作业人员需求,层数能否达到5层以上,预算是否满足施工周期7-15天。实际施工中这些验证是否能达到?是否需要对应聘用人员进行人员培训,消除人员不足影响正常施工过程?以上这些验证是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涉及工程量清单计算、现场实际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以及施工现场安稳等诸多因素,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综合制定。


 
(文/土工格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土工格栅原创作品,作者: 土工格栅。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ggs.cn/news/show-3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81620538#qq.com。
 

(c)2008-2022 tg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25026号-12

鲁公网安备37098302001016号